首页 > 合同 > 合同订立 > 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举例,民法典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

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举例,民法典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16 18:26:32 编辑:律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民法典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

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如下: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3、欺诈他人订立的合同;4、胁迫他人订立的合同;5、趁人之危情况下订立的合同。按照规定,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撤销合同的条件有哪些1、因重大误解签订的;2、因欺诈签订的;3、因胁迫签订的;4、因乘人之危签订的。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七条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民法典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

2,可撤销合同的五种情形

重大误解、显示公平、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法律分析】可撤销合同的五种情形具体如下: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2、因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如果履行对其有重大不利的合同。3、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虚假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4、因胁迫订立的合同。胁迫,是指因他人的威胁和强迫而陷入恐惧作出的不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5、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难处境,迫使其作出违背本意而接受于其非常不利的条件的意思表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可撤销合同的五种情形

文章TAG:合同撤销五种情形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举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