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合同 > 合同订立 > 民法典合同生效条款,合同的生效条件是什么附期限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民法典合同生效条款,合同的生效条件是什么附期限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18 09:32:07 编辑:律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合同的生效条件是什么附期限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合同自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上签字盖章之日起成立并生效,当事人也可以就合同生效的条件进行约定,自约定的条件成就之日起合同生效,附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到达之日起生效。

合同的生效条件是什么附期限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2,合同成立并生效有哪些条件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合同成立并生效有哪些条件

3,合同生效的条件有哪些

合同生效的要件有三个:(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
按照法律上的规定你这样的合同是不生效的,因为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有问题,你哥代你签订的,你们之间又没有任何委托授权的意思表示,你哥哥缺乏合同主体资格,所以应该认定无效。

合同生效的条件有哪些

4,口头合同生效要具备什么条件

口头合同生效要具备什么条件1、民法通则第56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2、口头协议也是合同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双方都认可的口头协议,在法律上认定为有效,但如果一方违约,主张一方的举证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口头协议也具有法律效力。3、订立合同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方式,也可以是口头合同。4、口头合同比起书面合同简便易行,只要法律没有规定一定要订立书面合同,而口头合同只要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也同样是有效的。5、法律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协议的: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房屋销售合同等,如果这类合同采取口头约定的形式,那么可视无效,不受法律保护。
(一)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法定的资格;行为能力是签订合同的任何一方必须有法律上认可的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一个10岁的小孩不具备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能力,因为法律上认为一个10岁的小孩根本不能够认识到签订劳动合同的真正含义。通常,年满16周岁、精神正常的人是具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能力的。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合法,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所谓强制性规定就是当事人不能约定,只能按照法律规定办的权利义务。如本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一个月以上的试用期,也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该条款将视为无效。 (三)劳动合同需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订立。订立劳动合同的双方必须意思表示真实,任何一方采用欺诈、胁迫等手段与另一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5,质押合同的生效条件

抵押合同生效条件:(一)主体适格。订立抵押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应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抵押财产为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财产。《民法典》第四百条 【抵押合同】设立抵押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房地产抵押合同应当载明下列主要内容(一)抵押人、抵押权人的名称或者个人姓名、住所;(二)主债权的种类、数额;(三)抵押房地产的处所、名称、状况、建筑面积、用地面积以及四至等;(四)抵押房地产的价值;(五)抵押房地产的占用管理人、占用管理方式、占用管理责任以及意外损毁、灭失的责任;(六)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七)抵押权灭失的条件;(八)违约责任;(九)争议解决方式;(十)抵押合同订立的时间与地点;(十一)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民法典》第四百零一条 【流押】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第四百零二条 【不动产抵押登记】以本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你搞混了两个概念一是质权设立一是合同的生效质押合同自合同签订之日起即成立成效动产质押权自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
以汇票、本票、支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的,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全力凭证交付质权人。质押合同自权利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在权利凭证没有交给质权人之前,质押合同虽已成立,但尚未生效。在实践中应注意无记名有价证券与记名有价证券的区分。以无记名有价证券设质时,只要权利凭证交付给质权人,质押合同即随之生效;而以记名有价证券设质时,则应以背书方式为之,即把将该证券设定质押的情形注明在该证券上,然后再将证券交付给质权人。出质人在权利凭证交付期日拒不交付权利凭证的,则质押合同不能生效。债权人只能要求债务人提供其他形式的担保。
质押合同,不用什么条件就可以生效,自交付质押物是生效.但有效不代表可以对抗第三人,如果两人之间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就好办,如果质押人不守承诺,把质押物卖掉,而那质押物是不动产的话,而你又没有和他办理质押物的登记,那你就不可以要求买了质押物人偿还,因为别人也是合法所得.如果办理的登记,那你可以要求别人偿还质押物.
质押分为动产质押,权利质押。一般从法律上来讲,不动产不是质押,应当是抵押。所以物权法第212条及担保法第64条的规定并不矛盾。

6,在民法中合同成立和生效有什么区别

成立的合同不一定生效。  合同成立体现的是当事人的意志,即双方订立合同的意愿。关于合同的成立,《合同法》第25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第32条规定: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成立。特殊情况下,如双方另有要求签订合同确认书的,则在确认书签订时合同成立。因此,合同的成立,一般情况下是以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为成立要件。但,成立的合同不一定是生效的合同。  合同生效体现的是对合同当事人的约束,合同生效后,双方当事人都有依据合同履行的权利和义务。关于合同的生效,《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如法律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生效的,则在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后生效”。因此,合同的生效,一般情况下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的同时就成立并生效了。但有以下例外:  1、附生效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就后才能生效。如双方约定以银行贷款到位为合同生效的条件,如银行贷款没有贷下来则双方合同不生效。注意,其实,双方此时约定以银贷款到位为合同生效的条件,是以双方已经签订了双方为前提的,即合同已经成立,只是未生效,要等到银行贷款下来这个条件成就。  2、附期限的合同,包括附生效期限的合同,和附终止期限的合同。如约定在一方从国外归国时,合同生效,即自该一方从国外归国时双方之间的合同开始生效履行;如自一方从国外归国时,合同失效。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合同。具体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然后合同才生效的;一种是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才生效的。前一种如《担保法》所规定的抵押合同,担保法将船舶登记作为抵押合同的生效要件,未经登记的,抵押合同无效。后一种如房地产权属登记,这种登记并不影响合同的生效和有效,只是不产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即合同标的物的所有权不发生转移,房屋过户登记是房屋所有权变动的生效要件,但不是房屋买卖合同的生效要件,没有登记,并不影响合同本身的生效和有效。房屋抵押合同同此操作,特别是《物权法》更正了《担保法》第41条的矛盾之处,将不动产物权登记只作为抵押权生效的条件,而不是抵押合同的生效条件。抵押合同未经登记的,抵押权未生效,但抵押合同仍然是有效的。
合同成立,表示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双方之间形成一定的法律关系。比如甲应当支付给乙1万块钱,而乙应当给甲100件货物。但是这个法律关系:1.并不一定马上就会生效,也就是说并不意味着立刻就要实现合同。比如附条件附期限的合同。2.也不意味着双方的关系一定会受到法律保护。比如,这个合同中约定的100件货物可能是毒品之类的违法物品,就当然不可能生效。3.如果订立合同时,是出于胁迫等非法手段,又或者对方是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话,虽然合同成立,但也不一定就会生效。
合同成立未必生效,生效合同必然成立。合同双方签订就成立,但是生效可能要具备一定条件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7,民事通法中有无对合同生效日的约定内容如果合同内容有约定生效日期

先说理论,再列法条,以免直接列出法条你看不明白法条背后的含义,以及制定该法条的目的。  1、不存在民事通法,一般来说这几个字组成的词语叫《民法通则》,但你这个问题问的是《合同法》中规定的内容,两者同为民法系,但民法通则偏向“纯民事”内容,而合同法则完全是“债权”内容,并且是我国最主要的债权法律。  2、合同的意义是地位平等的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自愿签订、约定各方在某次交易事件中需要履行什么义务、可以享有什么权利的契约。  3、只要不违法法律规定,合同各方当事人有权对合同所涉事项做出任何种类的约定,注意,在“不违法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这些约定会被认定为有效约定。有效的合同约定需要各方当事人都遵守,否则可能承担违约责任。  4、各种与交易有关事项都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包括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一般来说是说需要买卖的东西的质量、规格、标准,以及交货地点、价款之类的,不常见的也有很多,甚至各方当事人有权在合同中约定接货的时候人需要穿什么样的衣服、鞋子、做什么特定动作等奇葩事项,但只要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并且各方都自愿接受,即为有效的,合同生效后就必须受该合同条款的约束。  5、前面说了,各种约定在合同生效后即对各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那么合同在什么时候生效也是可以约定在合同中约定的内容,还是那句话,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就是有效的。  6、一般来说,对于合同生效时间的约定主要是出于该合同附带了生效条件,生效条件可以是“一定的期限”、“某人的行为(包括合同当事人和非合同当事人,如合同外的人确认合同或合同外的人做了什么事情,可能性很多,不一而足)”、“某种自然条件(如一旦甲方家的铁树开花了、一旦某地发生地震了、一旦……等等)”等等各种你想到和想不到的事由。如果设定了以上的条件,则合同成立后开始等待生效的条件出现,处于未生效状态,一旦条件成就则立刻生效。  7、如果没有对合同的生效时间或生效条件做出特别约定,则合同在成立时(即双方一致自愿确认合同的条款固定下来,一般来说书面合同是双方签订后,口头合同是双方一致口头确认后,等等),立刻生效。法条节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第四十四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第四十五条  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第四十六条  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文章TAG:民法典合同生效条款民法典合同合同生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