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司法考试 > 法学学校 > 审刑院,宋朝的两院三司的两院是哪两院

审刑院,宋朝的两院三司的两院是哪两院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1-07 22:26:37 编辑:律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宋朝的两院三司的两院是哪两院

审刑院和枢密院
你好!枢密院:度支,盐铁二府三司。 三司:二府:中书门下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宋朝的两院三司的两院是哪两院

2,北宋组建什么由皇帝直接控制

北宋组建审刑院,由皇帝直接控制。审刑院的职权原来都属于大理寺和刑部,现在剥夺了这两个司法机构的权利,目的也是为了加强对这两个司法机关的监督。审刑院长官为知院事,需要奏报皇帝的各种案件,先由大理寺审理,再报到审刑院复核,由知院事和其他属官商议,定出处理意见再由中书呈报皇帝决断。
你好由电脑控制的。。电脑控制初级线圈断电,然后次级线圈产生高压电。。就跟变压器原理差不多,两个线圈匝数不同。。需要曲轴位置传感器确定点火时刻。【汽车有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

北宋组建什么由皇帝直接控制

3,宋代中书门下主要行使什么权利

中书门下成为宰相府署,独立于三省机构之上。在这种体制下,中书门下直接指挥诸使、诸郡、诸军执行政令,宰相对于行政事务的干预越来越强,甚至直接下行过去由尚书六部处理的事务。宰相与君主的联系更多的作为“参总庶务”的政务官,而不再是“坐而论道”的咨询者。这是中国中古时期君相关系和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重大转变。
中书起草文书 门下审核文书
宋朝在宫城内设置中书门下,作为中枢部门的首脑 官署和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权力机构,或称政 事堂。中书门下的长官在北宋前期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为分散宰相的事权,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宋神 宗赵顼元丰官制改革,撤销中书门下,将其职权分归门 下、中书、尚书三省,以尚书左、右仆射各兼门下、中 书侍郎为正宰相,再设门下、中书侍郎各一人,尚书左、 右丞各一人为副宰相。宋徽宗赵佶时,蔡京为相,自称 太师,总领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之事,改尚书左、右 仆射为太宰、少宰,作为宰相。南宋时,改左、右仆射 为左、右丞相,复以参知政事为副相。宋哲宗元□时,设 平章军国重事或同平章军国事,以处“老臣硕德”,位 居宰相之上,每数日一朝,非朝日不到都堂。宋宁宗时, 韩□胄任“平章军国事”,每三日一朝,宰相不再掌印。 南宋末年,贾似道专权,任“平章军国重事”,左、右 丞相实际上屈居于类似副宰相的地位。 宋朝设置枢密院,作为主管全国军政的最高机构。枢 密院与中书门下对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其 长官称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副长官称枢密副使或同知 枢密院事等。 主管财政的最高机构,北宋前期称“三司”,即盐铁、 度支、户部三部。其长官称三司使,号称“计相”。宋 神宗改革官制,撤销三司,将三司的大部分职权归户部和 工部。南宋增设总领所,负责供应数路或一路各军钱粮, 并参预军政。其长官称“总领某路财赋军马钱粮”,简称 总领。 北宋前期,宰相主管民政,枢密使主管军政,三司使 主管财政。宋神宗官制改革后,宰相实际兼管财政。南 宋时,宰相又兼任枢密使,兼管军政。这样,宰相再次 握有民政、财政和军政的大权。 专管监察的机构是御史台,其长官称御史中丞,副 长官称侍御史知杂事,主管纠察百官,肃正纲纪。台官 有弹劾权,可以上疏言事,评论朝政,弹劾官员,还准 许“风闻”论事。专管规谏讽谕的机构是谏院。宋仁宗 赵祯时始单独置院,其长官称知谏院事或左、右谏议大 夫,凡朝政缺失、百官任非其人、各级官府办事违失,都 可谏正。台、谏官都以言事弹劾为责,其职权本无多大 差别,这一状况导致后世台、谏的合流。 为皇帝起草制诰、赦□、国书和宫廷内所用文书的 机构是翰林学士院,设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直学 士院等。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或知制诰分掌“内制”和 “外制”,总称“两制”,翰林学士等还侍奉皇帝,充 当顾问。 宋初的最高司法机构是大理寺和刑部。宋太宗赵炅时,设置有“审刑院”,其长官称知审刑院事,官属有 详议官。各地奏案先经大理寺裁决,报告审刑院复查,写 出奏稿,上呈中书。中书申奏皇帝论决,宋神宗改革官 制,审刑院并入刑部。 三省六部,即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以及吏、户、 礼、兵、刑、工等六部。北宋前期,三省的名誉长官“门 下侍中”、“中书令”和“尚书令”,也极少委任过,而 另外各委派一名官员判本省事。尚书省所辖六部,也各 另派官员一人至二人判本部事,本官不管本职,而且新 设一些机构分割了各部的大部分职权。如审官院代行吏 部考校京朝官的职权,太常礼院和礼仪院代行礼部的礼 仪之权,三司代行户、工部的大部分职权,审刑院代行 刑部复审大理寺所定案牍之事等。直到宋神宗改革官制, 以三省代替中书门下,六部各设尚书和侍郎,主管本部 事务,三省六部才行使相应的职权。

宋代中书门下主要行使什么权利

4,宋朝中书门下

宋朝在宫城内设置中书门下,作为中枢部门的首脑 官署和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权力机构,或称政 事堂。中书门下的长官在北宋前期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为分散宰相的事权,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宋神 宗赵顼元丰官制改革,撤销中书门下,将其职权分归门 下、中书、尚书三省,以尚书左、右仆射各兼门下、中 书侍郎为正宰相,再设门下、中书侍郎各一人,尚书左、 右丞各一人为副宰相。宋徽宗赵佶时,蔡京为相,自称 太师,总领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之事,改尚书左、右 仆射为太宰、少宰,作为宰相。南宋时,改左、右仆射 为左、右丞相,复以参知政事为副相。宋哲宗元□时,设 平章军国重事或同平章军国事,以处“老臣硕德”,位 居宰相之上,每数日一朝,非朝日不到都堂。宋宁宗时, 韩□胄任“平章军国事”,每三日一朝,宰相不再掌印。 南宋末年,贾似道专权,任“平章军国重事”,左、右 丞相实际上屈居于类似副宰相的地位。 宋朝设置枢密院,作为主管全国军政的最高机构。枢 密院与中书门下对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其 长官称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副长官称枢密副使或同知 枢密院事等。  主管财政的最高机构,北宋前期称“三司”,即盐铁、 度支、户部三部。其长官称三司使,号称“计相”。宋 神宗改革官制,撤销三司,将三司的大部分职权归户部和 工部。南宋增设总领所,负责供应数路或一路各军钱粮, 并参预军政。其长官称“总领某路财赋军马钱粮”,简称 总领。  北宋前期,宰相主管民政,枢密使主管军政,三司使 主管财政。宋神宗官制改革后,宰相实际兼管财政。南 宋时,宰相又兼任枢密使,兼管军政。这样,宰相再次 握有民政、财政和军政的大权。  专管监察的机构是御史台,其长官称御史中丞,副 长官称侍御史知杂事,主管纠察百官,肃正纲纪。台官 有弹劾权,可以上疏言事,评论朝政,弹劾官员,还准 许“风闻”论事。专管规谏讽谕的机构是谏院。宋仁宗 赵祯时始单独置院,其长官称知谏院事或左、右谏议大 夫,凡朝政缺失、百官任非其人、各级官府办事违失,都 可谏正。台、谏官都以言事弹劾为责,其职权本无多大 差别,这一状况导致后世台、谏的合流。  为皇帝起草制诰、赦□、国书和宫廷内所用文书的 机构是翰林学士院,设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直学 士院等。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或知制诰分掌“内制”和 “外制”,总称“两制”,翰林学士等还侍奉皇帝,充 当顾问。  宋初的最高司法机构是大理寺和刑部。宋太宗赵□ 时,设置有“审刑院”,其长官称知审刑院事,官属有 详议官。各地奏案先经大理寺裁决,报告审刑院复查,写 出奏稿,上呈中书。中书申奏皇帝论决,宋神宗改革官 制,审刑院并入刑部。  三省六部,即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以及吏、户、 礼、兵、刑、工等六部。北宋前期,三省的名誉长官“门 下侍中”、“中书令”和“尚书令”,也极少委任过,而 另外各委派一名官员判本省事。尚书省所辖六部,也各 另派官员一人至二人判本部事,本官不管本职,而且新 设一些机构分割了各部的大部分职权。如审官院代行吏 部考校京朝官的职权,太常礼院和礼仪院代行礼部的礼 仪之权,三司代行户、工部的大部分职权,审刑院代行 刑部复审大理寺所定案牍之事等。直到宋神宗改革官制, 以三省代替中书门下,六部各设尚书和侍郎,主管本部 事务,三省六部才行使相应的职权。
中央行政制度,自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由于三省事权分立,往往产生弊端,尤其是掌握出令权的中书省和掌握政令审核的门下省不时因政见不同而互相扯皮,推委搪塞。唐太宗决定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合署办公。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建立中书门体制,三省制逐渐转向三省合一制。到唐德宗贞元时期(785年—805年)全国政务汇总于中书门下,中书门下作为行政枢纽的地位终于巩固下来,并奠定了五代及两宋宰相制度的基本格局。中书门下成为宰相府署,独立于三省机构之上。宰相对于行政事务的干预越来越强。 宋朝官制,中央集权、百官权力分散、重文轻武,官称和实职的分离。 宋朝在宫城内设置中书门下,作为中枢部门的首脑官署和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权力机构,或称政事堂。中书门下的长官在北宋前期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分散宰相的事权,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宋朝设置枢密院,作为主管全国军政的最高机构。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对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其长官称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副长官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等。 宋代的中枢机构,真正握有最高行政权者是“宰执”。所谓“宰执”,即宰相与执政之统称。宋代的宰相称中书门下平章事,副职称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也称为“执政”,这是赵匡胤为牵制宰相而设置的。 主管财政的最高机构,北宋前期称“三司”,即盐铁、度支、户部三部。其长官称三司使,号称“计相”。宋神宗改革官制,撤销三司,将三司的大部分职权归户部和工部。 北宋前期,宰相主管民政,枢密使主管军政,三司使主管财政。宋神宗官制改革后,宰相实际兼管财政。南宋时,宰相又兼任枢密使,兼管军政。这样,宰相再次握有民政、财政和军政的大权。 以上简要回答。 欲知详细,请搜索百度百科<>、<>、<>。
文章TAG:审刑院宋朝两院三司审刑院

最近更新

  • 未成年可以献血吗,未成年可以献血吗未成年可以献血吗,未成年可以献血吗

    未成年可以献血吗2,未成年人可以有偿献血吗3,未成年人能不能献血4,未成年人能献血吗5,未成年人可以献血吗6,未成年人可以无偿献血吗1,未成年可以献血吗只有18周岁以上的才可以献血2,未成年人.....

    法学学校 日期:2024-02-08

  • 质检员证书,工程质检员证有用吗质检员证书,工程质检员证有用吗

    工程质检员证有用吗2,质检员岗位证书有用吗3,考ISO质检员资格证要怎么考哪里考4,质检员证书5,电气质检员证有效期几年6,想弄个质检员从业资格证最快要多久就是网上职称代办那种1,工程质检员.....

    法学学校 日期:2024-02-08

  • 家庭邮编是什么,什么是家庭邮编家庭邮编是什么,什么是家庭邮编

    什么是家庭邮编2,家庭住址邮编是什么3,家庭住址邮编是什么意思4,家庭邮编是什么5,家庭邮政编码是什么6,家庭邮政编码是什么1,什么是家庭邮编就是你家庭所在地址的邮编家庭住址邮编就是所住区.....

    法学学校 日期:2024-02-08

  • 乏燃料后处理,核反应堆为什么会退役乏燃料后处理,核反应堆为什么会退役

    核反应堆为什么会退役2,乏燃料处理都用什么技术阿3,乏燃料池中的乏燃料是怎么处理有周期吗4,什么是乏燃料跟核废料是同一个说法吗5,乏燃料的乏燃料运输6,如何解读中国核能技术新突破1,核反应.....

    法学学校 日期:2024-02-08

  • 什么是因果关系,什么是因果关系什么是因果关系,什么是因果关系

    什么是因果关系2,因果关系什么意思3,怎样理解因果关系4,人好奇怪什么是因果关系5,什么是因果关系6,什么叫因果关系1,什么是因果关系世上万物,相生相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2,因果关系什么.....

    法学学校 日期:2024-02-08

  • 周昂,关于香山的诗周昂,关于香山的诗

    关于香山的诗2,西洞庭管理区周昂现任什么职务3,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何人4,公孙瓒为何攻打袁绍两人是如何结怨的5,全民水浒武将周昂好不好阵容搭配攻略6,古诗解读7,以周昂的晚望为题的诗歌鉴赏阅.....

    法学学校 日期:2024-02-08

  • 宿州泗县,泗县在哪里宿州泗县,泗县在哪里

    泗县在哪里2,江苏泗县邮政编码3,谁知道泗县在哪里4,安徽泗县属于哪个市5,泗县的介绍6,泗县在哪里1,泗县在哪里安徽我就是泗县人哈,泗县在五河北,与灵壁,睢宁,泗洪交界处!欢迎来泗县玩啊!安徽宿州市.....

    法学学校 日期:2024-02-08

  • 六级分数计算器,沪江四易六级算分器哪个比较准六级分数计算器,沪江四易六级算分器哪个比较准

    沪江四易六级算分器哪个比较准2,大学英语六级的分值是如何计算的3,六级分数换算4,求准确的六级算分器5,求六级算分器6,新六级成绩如何换算1,沪江四易六级算分器哪个比较准我一直用的沪江的,42.....

    法学学校 日期:202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