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依据:公文处理程序和方法公文处理程序和方法:包括接收、过账和归档。公务活动有时间要求,公文作为一种公务活动的工具,必须抓住时机,维护其时效性,使各项工作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理,消除公文运行管理中的各种“瓶颈”,可以用时间管理理论等理论和方法组织公文的处理,使公文治疗无压、无拖、无扣、无失控、无滞留,掌握公文操作的方向和流向,明确公文治疗避免公文的各种紧急时限要求。
1、当前 公文处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Current 公文办理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方公文办理工作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办理公文是各单位各部门规范健康发展的关键。纵观目前公文的处理实践,还是有一些单位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试图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并给出正确的对策。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公文办理目前公文办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1 .文件的接收不及时。
后来随着科技在办公领域的广泛应用,很多单位采用了电子公文网络传输方式,方便快捷,但也对接收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接收方必须即时接收。为此,许多单位还根据文件的紧急程度,对接收时限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一些文书人员往往不能按要求即时领取,甚至滞后。
2、 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法制原则。要求公文在处理过程中坚决按照法律法规和各项规则办事。2.质量原则。公文各个环节都要处理好,责任明确,奖惩分明。3、效率原则。根据需要及时快速处理公文4.保密原则。要求安全可靠的交付、处理和管理公文。5.精简的原则。提倡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反对形式主义和繁文缛节。6.集中统一的原则。要求对机关及所属机关办理公文实行统一领导和指导,防止各自为政,放任自流。
3、国家机关 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管理办法公文是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办法。2012年4月16日被“中办发〔2012〕14号”废止,替代法为公文党政机关办案工作规定。中文名:党政机关公文办案工作条例发布日期:2000年8月24日发布机关:国务院现行版本:2012年7月1日替代条例:《党政机关公文办案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条行政机关的公文(含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样式的文件,是依法行政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第三条公文办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有序进行的工作。第四条公文办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简便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第五条公文经办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4、 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公文办理的基本原则是:合法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全面质量原则、有限原则、集中统一原则、党政分工原则、保密原则、简化原则。公文处理是写作、传递、管理公文使公文形成并产生实际效果的一切活动。合法性原则是通过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对办理活动进行调整和规范,使办理方法、程序和行为准则规范化、制度化。简化的原则是提高公文处理的效率,在保证功能不变的前提下简化相关事务。
5、 公文写作基础: 公文处理程序与方法公文处理程序和方法:包括接收、过账和归档。公文经办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简化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一)接收邮件的程序和方法接收邮件的一般过程1。签收收据。对收到的公文应逐一清点,核实后签字或盖章,并注明收到时间。2.注册。应详细记录公文的主要信息和处理情况。3.一审。应初步检查收到的公文。
公文经初审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退回发送单位并说明理由。4.事业。阅读资料公文应根据公文内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确定范围后分发。批公文应提出拟办意见报机关负责人批示或转有关部门处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急件公文应注明办理时限。承办部门应当及时办理交办的`公文
6、 公文处理注意事项公文办理注意事项1。发文管理注意事项: (一)草稿1。公文注意草稿用A4纸,将WORD页面设置为上面3.7厘米,下面3.5厘米,左边2.8厘米,右边2.6厘米。2.公文标题标注宋二号(无需加粗)。公文正文仿照微软雅黑三号,如果正文中有需要强调的标题,不要仿宋体黑体,要黑体。段落间距是30磅的固定值。3.电子公文无需署名,书面时间必须为中文格式。
4.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无误。引用公文时,应先引用标题,再触发文号。文件编号应在文件标题后的括号中标明。如《绍兴市国家税务局关于XX 2004年工作的通知》(绍国税发〔2004〕444号)。5.Draft 公文结构层次号,第一层是“我”,第二层是“(我)”,第三层是“1。”而第四层是“(1)”。公文中的数字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但书写时间、某些结构层次的序数、词、词组、成语、缩略语、修辞句中用作语素的数字除外。
7、 公文处理的要求(1)及时及时是指在公文处理活动中树立高度的时间观念,珍惜时间,注重时效性。公务活动有时间要求。公文作为公务活动的工具,必须抓住时机,维护其时效性,使各项工作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理,消除公文运行管理中的各种“瓶颈”,运用时间管理理论等理论和方法组织公文的处理。使公文治疗无压、无拖、无扣、无失控、无滞留,掌握公文操作的方向和流向,明确公文治疗避免公文的各种紧急时限要求。
8、 公文处理具体做什么工作?第一条为了适应中国*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的需要,促进党政机关办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的处理。第三条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样式的文书。它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颁布法律法规,指导、布置和协商工作,请示和回答问题,汇报、通报和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
第五条公文经办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简便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第六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办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指定专人负责公文办理工作,第七条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公文的办理工作,对下级机关公文的办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