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抢夺的情节也对抢夺的定罪有影响。抢夺犯罪是数额犯,行为人抢夺公私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构成抢夺犯罪,抢夺犯罪是数额的犯罪,行为人抢夺公私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构成抢夺犯罪,应当立案侦查,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是抢夺犯罪的重要条件,抢夺立案标准抢夺立案标准: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1、 抢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1、抢夺犯罪概念简介抢夺犯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是我国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之一,是介于盗窃和抢劫之间的一种犯罪形式。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是抢夺犯罪的重要条件。另外抢夺的情节也对抢夺的定罪有影响。因此,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小,情节明显轻微的,不构成犯罪。
本罪在这一点上不同于抢劫罪;本罪只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不危害人身安全,属于单一客体。本罪的客体是一般财产,如金钱、物品,不包括枪支、弹药、公文、证件、印章等特殊物品,否则不构成本罪。客观上讲,本罪表现为利用人的出其不意,公然对财产行使有形的权力,使他人无法抗拒而取得大量财物的行为。抢夺该行为必须公开进行,但不代表必须在不特定人或多数人面前进行抢夺该行为是指当众扣押财物,或者是在被害人能够当场知道财物被劫的情况下进行抢夺该行为。
2、 抢夺罪的判刑标准是什么法律分析:抢夺犯罪的量刑标准:1。构成抢夺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况,在相应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一)达到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2)数额达到巨额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以上四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3)数额达到特别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在十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 抢夺罪能判多久抢劫罪会被判多少年1、抢夺犯罪能判多久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故意犯罪前科或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基数,每增加一个情节,刑期增加六个月,每增加1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1) 抢夺残疾人、老年人、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财产;(2) 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等款物;(3)一年内三次以上抢夺;(四)使用行驶中的机动车抢夺。
4、 抢夺罪的立案标准法律的主观性: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抢夺多次的,应予立案。抢夺犯罪是数额的犯罪,行为人抢夺公私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构成抢夺犯罪,应当立案侦查。根据最高人民*2002年7月15日通过、7月20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一条的规定,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二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5、 抢夺罪立案标准抢夺立案标准: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抢夺犯罪是数额犯,行为人抢夺公私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构成抢夺犯罪。抢夺公私财物价值在人民币五百元以上至二千元以下的,数额较大;抢夺公私财物价值在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属于数额巨大;抢夺公私财物价值在人民币三万元以上至十万元的,数额特别巨大。法律解析:抢夺立案标准: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抢夺公私财物价值在人民币五百元以上至二千元以下的,数额较大;抢夺公私财物价值在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属于数额巨大;抢夺公私财物价值在人民币三万元以上至十万元的,数额特别巨大。抢夺公私财物符合“数额较大”标准,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予刑事处罚: (一)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是初犯或者教唆犯罪的。(2)主动投案,全部返还赃物或退赔。
6、抢劫和 抢夺罪怎么区分抢劫和抢夺犯罪的定义如下:1。它们的主题范围是不同的。抢劫是针对已满14周岁的人,抢夺犯罪必须是针对已满16周岁的人;2.侵犯的对象不一样。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人身权和财产权。抢夺犯罪侵犯财产权;3.最重要的是体现在行为方式上。抢劫罪以使被害人不敢反抗、不知道如何反抗或不能反抗的强制手段占有财物。作用力在受害者身上,作用是使受害者放弃或无力反抗,以避免身体受到伤害。
2.本罪的客体是一般财产,如金钱、物品,不包括枪支、弹药、公文、证件、印章等特殊物品,否则不构成本罪。第二,抢夺该罪的客观方面是出其不意地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其特点是:1。必须公开夺取它。这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公私财物的持有人面前公然夺取其财物的行为,是抢夺罪区别于秘密窃取盗窃罪的重要标志。
7、 抢夺罪的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并且已经实施了非法占有或者非法占有未遂。如果行为人当场对被害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将被界定为抢劫罪。【法律解析】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当场强行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该条规定,抢劫罪的显著特征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财物”。
所谓“胁迫”,是指以当场使用暴力相威胁,对被害人实施精神胁迫,使其害怕而不敢反抗,被迫当场交出财物或不敢制止,被行为人强行抢劫。如果被害人不是受到暴力威胁,而是受到泄露隐私、毁坏财物的威胁,则构成敲诈勒索罪,而不是抢劫罪,所谓“其他方法”,是指以暴力、胁迫以外的方法,使被害人处于不知情或者不能反抗的状态。